这次为期12天的战争,居然一仗打出了“三赢”——以色列、伊朗、美国都坚持说自己“又赢了”。
即便地球人都很清楚,交战的双方,以色列和伊朗最终都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两国都损失惨重。
至于伊朗为啥被打,还是那句老话,
当你被指责拥有核武器的时候,你最好是真的有;真没有,你就只能挨打了...
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同样是被美国拉上黑名单的国家,朝鲜的条件那不更艰苦么,连饱饭都吃不上,而且起步也比伊朗晚了至少十年,为什么就硬是鼓捣出了核武器?
要说伊朗的核工业研发,最早能追溯到1950年代。
1957年,伊朗在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支持下启动民用核工业。
到了1970年代,巴列维王朝在美德等国帮助下建设了布什尔核电站等核设施,还准备在接下来的20年内再建造23座核电站。
伊朗的浓缩铀是美国主动给它的。
随着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朗失去了浓缩铀的合法来源。
也正是这个阶段,教士集团主导的统治层开始秘密谋求核武研发,建设未申报的核设施(如纳坦兹铀浓缩厂、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并为此招来了铺天盖地的国际制裁,让原本拮据的伊朗社会民生和经济环境雪上加霜。
外界普遍认为,除了俄罗斯,伊朗大概率还受到了“巴基斯坦原子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下图这位)的巨大帮助,从巴方那里获得了离心机技术和设计图纸。
2010年,伊朗宣布产出了20%丰度浓缩铀。
理论上说,铀235的浓度达到20%,就属于“高浓缩铀”了。
因为,跨过20%这道线,理论上就能用来造核武器了。所以,20%被视为一条重要的警戒线。
这段时间,伊核问题开始变得愈发紧张起来,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了对伊朗的全方位制裁。
2021年,伊朗浓缩铀丰度达到了60%。
不过,虽然过20%就算超警戒了。但那些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通常用的都是浓度大于等于90%的“武器级铀”。
浓度越高,制造出的核弹就越小巧威力越大。
比如朝鲜,虽然它们的核弹不是最厉害的那种,但按照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同样是2021年,朝鲜的浓缩铀丰度已经达到90%。
不过,虽然朝鲜也是美国“黑名单”上排名相当靠前的国家,饱受长期国际制裁。但它们的国内外环境,还是跟伊朗很不一样的。
下面就简单说说,朝鲜是如何在大国博弈与国际监管的缝隙中,通过欺骗、拖延,以及超强的意志力,成功发展核武器的。
朝鲜的核武研发,最终始于1980年代的秘密建设宁边重水反应堆。
这个重水堆目的就是收集钚。
可问题是,核武最主要靠的是两个原料——钚和铀。光有钚是不行的。
但铀的提纯需要离心机。
按照目前的主流分析,当年的巴基斯坦在给伊朗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帮了朝鲜一个大忙。
比如,很早之前,美国情报部门就公开过相关佐证材料,宁边核设施的离心机设计与巴基斯坦“P-1 型”几乎完全一致。
到这儿,就需要多说一句了。
朝鲜的核能力,绝不是咱们帮着弄出来的。苏联/俄罗斯的成分也不会很高。
稍微瞧一眼地图,你看,放全球,全世界周边邻国拥核最多的,正是咱们中国。
东北西都齐了,就差南边了。
要知道,核武器不是随便拿出来用的,主要作用是核威慑。
怎么就能威慑了?
我有,你没有,这才是威慑。
大家都有,那不就等于都没有了么。
更何况,核这东西一旦出问题,最先遭殃的,就是相关邻国。别说是武器级的核工业,就算民用设施,风险也极大。这个可以参考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
所以,帮助朝鲜发展核力量的,肯定不是跟它接壤的国家。
可为何目前主流分析都倾向于巴基斯坦帮的朝鲜呢?
这个,咱们就按照时间线捋一捋。
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几乎前后脚的宣布自己拥有核武器。
但地球人都知道,这俩南亚国家,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初步具备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而且之前已经进行过了很多次的核试验。
先是1974年5月,印度完成了代号为“微笑佛陀”的核试验,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家。
时任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听闻,急得拍着桌子说——我们就算吃草,也要造出自己的核弹!
深受触动的“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毅然决定放弃欧洲的优渥生活,回国效力,建立了卡汗研究实验室,并担任负责人。
他将离心机技术进行了改进,使之适应巴基斯坦的条件。
到了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已能生产出武器级浓缩铀,逐步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但耐人寻味的是,当年印度搞核武,曾遭到了很厉害的国际制裁。可轮到巴基斯坦搞核武时,它却居然被轻轻放过了。
很明显,如果不是印度先研发出了核武器,国际社会是绝不会容忍巴基斯坦拥核的。
所以,一大部分原因是要制衡印度的考虑。
另外还有当年的国际时局,整个1980年代,苏联一直在阿富汗折腾,这让美国和东方大哥都深感不安。这才有了多个大国的默许和无视。
好了,咱们还是回到朝鲜。
全世界人民知道朝鲜在搞核武的时间比较晚,是1994年。这年,朝鲜因研发核武被制裁了。
此时的宁边重水反应堆都已经运行了快8年。
一方面是朝鲜真的足够封闭,国际社会根本无法对精准了解朝鲜的进度。
此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国际环境。
这时候的中国刚刚和韩国建交,中朝关系陷入冰点。中美关系倒还不错,美俄关系更是处在所谓的“蜜月期”。
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几个大国都在指望对方出头摁住朝鲜放弃核武研发,但又不愿意为此付出太多的精力。
因为,在它们看来,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一下就垮了,连饭都吃不饱,几轮制裁下去应该就能搞定。
然而,它们还是太低估朝鲜那惊人的意志力。
朝鲜为了搞出丰度20%的铀,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天灾”,开启了苦难行军。
同期,克林顿政府曾提出了一个“粮食换和平-半岛援助计划”。简单说就是,我可以援助你,让朝鲜人尽量吃饱穿暖,但是你要答应——别闹事,通过谈判,有条件的终止核武研发。
于是就有了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朝核六方会谈。
期间,谈判的其他五方,中美俄日韩,都给了朝鲜大量援助。
这个过程中,经常是朝鲜谈着谈着就撂挑子。另外五方赶紧追加援助,然后朝鲜就又回到了谈判桌旁。
在那段岁月中,朝鲜一边吃着美国的救济粮,一边仍在不遗余力的高举反美旗帜,坚持“先军政策”,发展核武器和导弹力量。
居然还真搞出了武器级的“高浓缩铀”。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
因为是地下核试验,保密性极高,各国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最开始咱们这边还以为是吉林地震了。随后检测出来了核污染尘埃,再结合美国的卫星侦察信息和情报佐证,这才确认,朝鲜真正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到了2009年,随着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当量约2-6千吨TNT)。一波三折的朝核六方会谈,最终破产。
六方会谈谈了六年多,最终谈了个寂寞。
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提这个六方会谈了…
2013年,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当量约6-16千吨TNT)。
2016年,第四次核试验(当量约7-10千吨TNT)。
2017年,第五次核试验(当量约100-250千吨TNT,接近小型氢弹)。
当然,核弹只是个“弹”,要想真正掌握核打击能力,还得有配套的投送平台。
于是我们又看到,就在那几年,朝鲜接连成功试射“火星”-10中程弹道导弹、“火星”-14-18系列的洲际弹道导弹(号称可打击美国本土的那种)。
不过,中间曾有段时间,朝鲜、韩国、美国之间的关系一度出现了缓和。
两年里,懂王与将军和和气气的见了三次面。
朝韩领导人还一起走过了三八线。
朝韩领导人夫妇在朝鲜白头山将军峰亲切合影。
然而,搁不住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一直左右横跳。
试想,要继续加强东亚的军事存在,没有现成的敌人怎么行?一个和平甚至统一的朝鲜半岛,并不符合美国的政策需求;但一个过于咄咄逼人的朝鲜,同样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需要。
结果,拜登上台后马上改变了特朗普的接触政策,把朝鲜给晾在了一边,不接触,不援助,不理会。
朝鲜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取消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2022年),并宣称核武器“不可逆转”,拒绝无核化谈判(2023年)。
时间一晃,懂王又上台了。
特朗普很希望在自己上一任的三次峰会基础上,重启美国和朝鲜的对话。于是,懂王直接给金将军写了封亲笔信。
尴尬的是,按照西方各大媒体的说法,白宫曾“不止一次”试图把这封信交给驻联合国的朝鲜外交官,但却遭到了后者的断然拒绝...
说了这么多,咱们或许也能品出来,朝鲜能搞出核武器,最主要的还是它那个十分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
越穷越小,越可能泄露核技术,换取盟友支持;
朝鲜的足够封闭又让人们对其核计划不了解,给了它较为充分的拖延、欺骗的时间;
各大国对它的态度和感情也很复杂。与其说纵容,不如说拿它没办法,说了又不听,打又不能打。
更何况,就参考不久前的以伊战争,咱们也可以看出来,光靠空中力量去彻底摧毁一个深藏地下的核设施,哪怕是最顶级的战略轰炸机配上重型钻地弹,难度依旧非常大,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总之,还是开头那句话,当你被指责拥有核武器的时候,你最好是真的有;
真没有,你就只能挨打了...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股市配资风云,可靠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的正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