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工作3个月了,现在工作时间灵活,既能上班又能照顾家庭。”家住赤坎区的黄晓东说,得益于零工市场,让他得以再就业。
近几年,“零工经济”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作为各行各业灵活就业人员聚集地、临时劳务和短期用工需求集散地,零工市场正在遍地开花。
“目前,湛江市正式挂牌的零工市场有21个,其中公共零工市场15个、经营性零工市场6个,去年以来,累计提供零工岗位1.5万个,服务零工人员1.56万人次。”湛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零工市场架起就业桥梁
零工市场,即为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人员(短期或临时就业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的供需平台,主要提供临时性、短期性等非全日制工作的求职招聘服务,可以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
“小零工”关系着“大民生”。近年来,伴随着湛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式、劳动关系也衍生出新形态,大量时间自由、灵活性强的岗位不断涌现,“零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架起了就业桥梁。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湛江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圈,积极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通过制定《湛江市零工市场管理制度》等,明确零工市场工作职责、运营规范等,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线下+线上”零工市场服务平台,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对接的桥梁,让群众就业有去处、增收有门路。
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热心细致的服务……如今,有了规范的零工市场,求职者不再像从前那样蹲在路边“趴活儿”,而是大大方方走进市场,享受暖心且便捷的服务。从“零”到“灵”,零工市场为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零工市场配备了休息区,提供饮用水、手机充电、食品加热等服务。
数据统计,2024年至今,湛江城镇新增就业8.11万人。目前,湛江全市形成以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为服务平台,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为延伸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格局,切实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马路边揽活”转向“市场接单”
“过去,我们找零工主要依靠在马路边蹲守、靠运气揽活,现在转变为在零工市场内或线上找活接活模式,再也不用在马路边风吹日晒。”求职者冯晓梦说,通过赤坎区零工市场,她在家附近找到了“午托班”的零工岗位。
零工市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打造,更是一次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马路边”走进“市场内”,零工市场让数以万计的零工有了遮风挡雨的招聘场地和免费规范的就业服务。
同时,湛江零工市场通过走访调研,整合全市大小企业资源,并将企业招聘信息建档,通过线上实时更新,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建立零工市场专区,实现招聘信息的实时发布、在线匹配等功能,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零工市场举办供需招聘会,为零工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
在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负责人罗文锦看来,零工市场破解了“站街招工”的难题。“现在我们把庞大的务工群体整合,通过统计就业区域和行业,对求职者进行分标签管理,为各类企业和零工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让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在,招工不需要企业和求职者扎堆走上马路,扎入人堆选工,只需动动手指,上传所需岗位的信息,在系统的自动选配下,工人即可直达“工厂门口”。
据了解,目前,湛江零工市场的建设已实现10个县(市、区)全覆盖。湛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工市场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方式,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对接、就业咨询、劳务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畅通了灵活就业渠道。
构建培训、保障的“四梁八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建设更高层次的零工市场,帮助灵活就业人员掌握更多实用技能,湛江瞄准了“零工技能培训”这一板块。
依托湛江市人社部门职业指导师人才库,湛江推动零工市场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深度合作,形成“指导+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组织创新创业导师、人力资源师、技能培训讲师等专业人才进驻零工市场,定期开展定制式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升求职者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依托职业指导师人才库,湛江零工市场推行“指导+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
此外,零工市场面对面了解零工求职者工作意向,建立服务档案,为求职者进行能力评估,提供求职技巧和简历判断等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帮助求职者制定个性化就业计划,调整求职思路。
与零工技能培训同步进行的,还有对零工权益保障的探索。
为破解零工群体权益难保障问题,湛江充分发挥零工市场与人社、工会、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纠纷争议快速调处机制,指导和督促用工主体规范招聘行为,依法合规用工。
同时,推动各地零工市场设置劳动维权窗口、劳动关系调解室等,提供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争议调处等服务,并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帮助零工人员了解自身权益,依法理性维权。
“目前,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正对接合作平安保险、支付宝、亚太财险等企业及平台,探索提供便捷的保险保障渠道方案,降低零工和用工主体的风险负担,示范带动湛江零工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罗文锦说。
一线案例
赤坎区零工市场:运营6个月服务超1万人次
2024年12月20日,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正式揭牌启用,成为湛江首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
作为全省五个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试点之一,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以“立足赤坎、服务湛江、面向全省”为总体发展定位,立足地区优势,突出“稳岗拓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线下+线上”零工市场服务平台。
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为湛江首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
目前,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充分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已引进国联水产、极速快递等多家零工密集企业常驻招聘,并对接湛江市海田建材交易中心、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等企业寻求合作,开发零工岗位,推动零工市场发展。
除了线下服务,该零工市场还接入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帮助务工人员便捷返岗、快速就业,切实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挂牌运营以来,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1万个,对接有用工需求企业234家,归集招聘岗位6400多个,开设AI、电商、家政、入职培训等4类职业培训课程,提供就业服务超1万人次。
求职者说:“打零工”给了劳动者更多再就业机会
“有了零工市场,找工作比以前方便多了,只需要在线上将个人简历发给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我的需求推荐想要的零工岗位。”47岁的李永泉通过湛江的零工市场线上招聘平台,成功应聘了正大食品(湛江)有限公司养殖场的焊工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生态圈,湛江以零工市场为新切口,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优质的服务支持,提供招聘信息、职业指导、岗位匹配等一站式服务,让更多人通过零工市场“好就业”“就好业”。
在就业市场,“打零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部分行业“有活没人干”的窘境,进一步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虽然打的是零工,但我们都是熟练工,干了20多年的技术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速度也跟得上。”李永泉表示,“打零工”灵活性高,之前他一直在外务工,现在零工市场给了大龄求职者更多再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工作。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股市配资风云,可靠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的正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